振兴之声|点“土”成金 谱写沿黄乡村振兴新篇章
眼下,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,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寺河山的6万亩山地苹果迎来了丰收季。和常见的苹果树不同,这里的果树采用矮砧密植的种植模式,每亩可种植果树是传统果树的3至4倍,给果农们带来了丰厚收益。
灵宝苹果的主产地是海拔1000米以上的寺河山,生长条件优渥,品质独特。近年来,灵宝市做足土特产文章,引入多种发展模式,把红苹果变成当地群众致富的“金苹果”,产品远销欧洲、东南亚等31个国家和地区。
河南高山果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李旭昭介绍,“我们采用‘公司+农户’的一个合作方式,我们成立了当地的合作社,一个是自己发展,另外一个带动当地农户的发展。”
如今,苹果、食用菌、中药材等土特产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根基,其中,苹果品牌价值超200亿元、香菇品牌价值21亿元、中药材种植13万亩。灵宝市也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。
河南省灵宝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邢世宽介绍,灵宝市因地制宜,引导村民土里刨金,从规模、品质、品牌化意识等方面入手,贯彻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推行一系列扶持政策,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等,进一步畅通特色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的“绿色通道”,从而实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[添加收藏]
- 上一篇:灵宝市:“苹”添秋色庆丰收[ 10-24 ]
- 下一篇:人民日报海外专版《地方之窗》栏目刊发文章《从“伴河而生”到“因河而兴”》[ 11-20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