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宝市召开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动员会
1月29日,灵宝市召开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动员会,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进入工作状态,保持战略定力,奋力冲刺工作目标,进一步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,全力打造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,树好标杆、做好示范,以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全市重点工作全面推进。市领导张志刚、宋速快、贾立耘、王星、杨春锋、杜元华,市黄河滩涂规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组长,以及分包沿黄乡镇县级领导出席会议。
就加快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,市委书记张志刚强调
一是思想认识要再提升,站位全局、主动作为。建设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,既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,也是全面加快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,准确把握示范带建设的目标内涵,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,充分挖掘内在潜力、发挥优势,深入研究重点任务、支撑项目,以最强的决心、最实的举措、最大的力度,压紧压实责任,强化要素保障,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取得实效,打造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先行区、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引领区、沿黄乡村基础设施优化样板区、沿黄乡村治理提升示范区“四区融合”的灵宝样板。
二是示范带动要再加力,突出重点、全面提升。要按照“抓住一条线、拉动一个面、形成示范带,做活乡村振兴大文章”的总思路,围绕黄河生态廊道这一条线,加快推进黄河生态廊道支线道路建设,推动沿黄乡镇实现互联互通;围绕沿黄 5 个乡镇 42 个村这一个面,以村为点、串点成线、以线带面,整体推动发展;围绕打造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,谋划实施沿黄产业集群项目,形成沿黄产业景观带,带动发展民俗游、采摘游、观光游,促进农旅融合、文旅融合发展,确保到今年年底,完成 15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任务,示范带动 42 个村整体提升、全面推进。
三是要素保障要再强化,整合资源、集中攻坚。要全面规范黄河滩涂管理,摸清底数,确保底数清、情况明、数据准;强化宣传,吃透政策,知晓底线,迅速行动,切实做到宣传铺天盖地,落实不折不扣;突出重点,进一步明确管理范围、时间节点、管理权限、经营方向;严肃纪律,硬起手腕,严厉打击,绝不姑息,典型案例要及时在全市进行通报,起到震慑警示作用。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,统筹大函谷关项目,加快项目建设进度,继续深入推进黄河生态廊道建设,推动沿黄乡村设施互通、产业融通,延伸产业链条,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真正把函谷关这个龙头“扬起来”;做好示范村的项目,对标项目分解表,认真研究细化资金使用、推进措施,紧盯时间节点,倒排工期,挂图作战,提速提效,确保早出样板、早日见效、早日发挥示范效应;整合政策性的项目,强化涉农资金整合、资源统筹,建立高质量项目储备库,集中力量,形成拳头,让更多的项目向示范带倾斜,更多的资金优先投向示范带建设。要不断强化运营理念,按照规划、设计、运营一体运作模式,多谋划项目、多包装项目,努力争取政策资金,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村、工商资本下乡、乡贤返乡投资、村集体和百姓共同参与,构建利益联结机制,以市场理念、市场思维、市场机制开展乡村运营。
四是工作责任要再压实,协调联动、狠抓落实。要知责明责,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专班要对照工作方案,主动认领、细化目标、建立台账,逐步构建起科学高效、职责清晰、分工负责、合力推进的责任体系,确保各项工作干在实处、干出实效、走在前列。要强化机制,保持定力,坚持运用好专班例会、协同推进、督导考评“三项机制”,明确抓手载体、进度节点,清单化落实、项目化推进,确保各项工作形成合力、高效开展。要严格督导,及时通报情况,切实以任务倒逼进度、以督导倒逼落实。要把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评,作为观摩点评内容,强化结果运用,严格落实奖惩,树立“干与不干不一样、干好干坏不一样”的工作导向,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实落地。
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宋速快主持会议时强调
一要把握好选择和方法,始终坚持政府引导、群众主导,注意调动群众积极性,规范黄河滩涂经营管理,确保工作顺利推进、大局和谐稳定。二要统筹好当前和长远,各乡镇行政村既要立足当前自身实际,聚焦主导产业培育精准发力,更要着眼未来长远发展,注意培育各自特色亮点,实现差异化、互补式联动发展,打造乡村示范村。三要兼顾好分工和协作,各乡镇、部门之间要站位全局,着眼大局,分工负责,协调配合,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、见行见效。
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贾立耘传达《灵宝市2023年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方案》。
市委常委、市纪委书记、市监委主任王星传达《灵宝市黄河滩涂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》。
西阎乡杨家湾村、阳平镇、西阎乡、公安局作大会发言。
沿黄5个乡镇党委书记、乡镇长,沿黄42个行政村支部书记;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,黄河滩涂管理专班工作人员参加会议。
- 上一篇:全省第七期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建设三门峡分会场活动在灵宝市举行[ 01-29 ]
- 下一篇:三门峡市领导到灵宝调研重点企业及项目建设工作[ 01-30 ]